第4章 峥嵘初现,太子升殿
A+ A-

  “皇太子殿下”

  “殿下。”

  诸臣工纷纷揖礼拜见。

  不少官员还是首次见到这位大明朝嗣君,但多少听过这位是个什么样的性子——质虑纯粹,谨慎敏微。

  前次劝进,摄于军民百官众多,甚至不敢露面。

  在众臣心中,一个中人之资的评价是少不了的。

  但,今日见得其人,却意料之外地举止有度,谈吐清晰,完全不像传闻中那样滞讷。

  都忍不住或明或暗地打量着他。

  高仪作为太子讲学的侍班官之首,百官中最熟悉朱翊钧,此时更是频繁投去目光,只觉得这位皇太子似乎脱胎换骨一般,令他惊讶不已。

  一旁的高拱,则是揖礼时,饶有兴致地看着,心中估摸着这位皇太子被李贵妃强行操练了多久,才有这份仪态谈吐。

  只有张居正面色不改,目光平和地一扫而过。

  朱翊钧感受到这些目光,心中有些无奈,以为偷瞄我看不见怎么的。

  怎么跟辫子戏里不一样啊,说好的抬头看皇帝都是杀头之罪呢?

  还好也就今日第一次视朝,百官才出来迎接走过场,往后就没有这么麻烦了。

  这幅情景,倒让朱翊钧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迈进市府大门的时候……

  朱翊钧努力将这幅既视感甩出了脑海。

  这份探询没有持续多久,高拱越众而出:“大行皇帝奄弃天下,文华殿主位空悬,今日皇太子殿下视朝,臣等如久旱逢霖,喜不自已。”

  张居正高仪紧随其后:“恭迎皇太子升殿。”

  百官也是附和云云,便请嗣君进殿。

  朱翊钧从善如流,迈步而前,途径时再度环顾百官。

  六部九卿各部要员都赫然在列,靠着前身的记忆大致将人名与样貌对应了一番。

  他昂首阔步,及至到了内阁面前,才抬头仔细看向三人。

  力主整顿吏治,清除贪腐,后世称之为老愤青的,首辅高拱。

  买不起房,买不起房,连丧葬费都凑不齐的,群辅高仪。

  以及,他神交已久,工于谋国,拙于谋身的,次辅张居正。

  这就是他如今的班子成员了。

  就是看这三人神情,怕是对他这位新君,连半分归心都没有。

  不好开展工作啊。

  心中感慨着,朱翊钧当即顿住了脚步,转身面着高仪,极为恭谨道:“先生。”

  高仪心头一跳,连忙侧身避开!

  “殿下,此时并非日讲,不必向我行师礼!”

  他作为太子太保,又是侍班官之首,讲学时受下师礼符合礼制,但此时是什么时候?太子升殿视朝!他哪里敢受这一礼,连忙侧过身解释。

  可惜朱翊钧已然准备好赖上他了,面上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却不改口:“哦,先生教训得是。”

  高仪顿时无言,看着眼前天真质朴的嗣君,张口欲言。

  朱翊钧没给他说话的机会,又转而看向张居正。

  目光带着探究:“张阁老,我仰慕已久。”

  他一语双关,却只是稍作停顿,又继续道:“辛苦张阁老了。”

  朱翊钧如今立的人设,是聪明小孩。

  所作所为自然不能脱离小孩的范畴,他可以学得快,但不能突然什么都懂。

  况且过犹不及,前车之鉴,太聪明的少帝容易“不慎落水”,他现在还没学会游泳,马虎不得。

  所以也只能在局限内,做些简单的言语举止。

  张居正以为他作为嗣君,为示君臣名分,才有了这些客套之语,连忙拜下,谦辞不敢。

  朱翊钧有心与他多说几句,却也知来日方长,当即按下心中念头。

  这才转而看向今日舞台上的主角,高拱。

  高拱沉静地立在当场,干候着。

  他是内阁首辅,嗣君与内阁寒暄,却将他放在了最后,心中多少有些不满,思量着是这位嗣君不懂事,还是那位李贵妃没教好。

  又或者,他余光略过大太监冯保,是这此人暗中教坏了嗣君?

  朱翊钧没让他多等,将他思绪拉了回来:“元辅,你方才派人来跟我说,我肯定又不会来了,现在我来了,还请元辅收回这话。”

  他硬着脖颈,眼神带着认真,活脱脱一个生闷气的孩童。

  冯保愕然地嘴巴微张。

  高拱茫然地抬起目光。

  高仪与百官都带着疑惑。

  张居正隐晦地瞥过冯保。

  一时百态尽显,被朱翊钧尽数收入眼底。

  惊讶吧?不讲政治规矩吧?这就对了!本宫德凉幼冲,哪里懂什么政治规矩,突出的就是一个直来直往的小孩心性!这话不能放在明面上?不存在的!

  他来时已然想好了主意。

  冯保在李贵妃面前下的这个绊子,高拱的暗亏是吃定了。

  毕竟冯保此举可谓阳谋。

  就算高拱向李贵妃解释,也挽回不了半点。

  人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嗯,尤其是女人,在李贵妃心中,高拱一个嚣张跋扈,威震主上的标签是揭不掉了。

  更何况高拱必然有类似的言语,冯保几句话就能把责任扔到传话太监身上,再继续给高拱抹黑,事半功倍。

  但,高拱吃亏归吃亏,冯保却不可以全身而退。

  李贵妃做裁判这事还真就罢了,可惜这事落到了自己手上。

  这才是他停在文华殿前,将此事挑明的缘故。

  在殿外,既不算政事,又不妨碍他以高拱的主君的身份诘问。

  再者太监是他的家奴,他又是当事人,只要他把这事抛出,天然就具备裁判的资格。

  除非双方合力排斥他,否则没人能撼动。

  可别看这是小事,实权就是从当裁判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

  在他幼冲之龄不能决政事的背景下,能捞到当裁判的机会可不多。

  朱翊钧静静看着高拱,等着他的回答。

  高拱不愧为老愤青之称,遭受不白之冤,当即声音洪亮,奋声道:“殿下!臣当只在殿上遣人去东宫,若是太子执意不来,再请示口谕。甚至人也未去,被内阁同僚拦了下来。”

  “从不曾说过太子必定不来的话!不知哪个竖阉生事!还请殿下明鉴!”

  朱翊钧暗自竖起了大拇指。

  高拱虽然政治智慧不高,但找到仇人还是没问题的,开口就是竖阉,把这事给他垫了起来。

  他当即开口道:“啊?方才有个小黄门来报,说元辅料定我必定不来了,还让我好生难过。”

  朱翊钧露出赧然的神色,似乎因为误会了这位内阁首辅,有些不好意思。

  说着,便转头看向那小太监。

  那小太监四周突然被其余的太监让出身位来,惶然不已,却犹自抱着最后一丝期望,余光看向冯保。

  冯保不露声色,微微闭上眼睛。

  小太监知道无法幸免,对着朱翊钧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惊惧地不时瞥向高拱,支支吾吾:“殿下!奴婢……奴婢有耳疾,或许是听错了!”

  听了这话,朱翊钧忍不住微微摇头。

  此人是一条道走到黑了。

  这太监若只是惧怕冯保,认下这事,一力担责,自己还能留他一条生路。

  可他此时妄言为自己开脱也罢了,更是做出来了一副被高拱恫吓改口的样子,以便冯保向李贵妃诬赖高拱。

  丝毫没将他这位嗣君放在眼里,真是取死有道。

  高拱当即勃然大怒:“你这竖阉,安敢离间君臣!何人指使,还不从实招来!”

  朱翊钧恨不得以手扶额,难怪高拱玩不过冯保,手段也太粗劣了。

  小太监连连叩头:“奴婢不敢了!奴婢不敢了!”

  朱翊钧没心情看小太监表演,也不需要此人咬出冯保,他看向高拱,认真道:“元辅,是我误信了谗言,我一定给元辅一个交代!”

  不去看高拱反应,他又转向冯保,道:“大伴,此人欺君罔上,该当何罪?”

  他哪怕没登基,也是嗣君,自然可以说是欺君。

  对待太监家奴,不用什么下狱审理,现场就能把人处置了。

  面对这番质问,冯保宛如一个局外人,声音都不带多少起伏,恭谨道:“回禀殿下,欺君之罪,其罪当诛!”

  文华殿前,嗣君携着内阁的压力迎面而来,冯保可不会发了疯去保个小太监。

  这本就是准备好弃子,小太监入宫前的家人,自己都安排好了,敢不效死?

  高拱当然不满足于只问罪于区区小太监,谁在算计他,他心底门清:“文华殿此前当值的太监莫名换了个遍,这新的一来,便有这一出,冯公公,这莫不是司礼监有意安排的好戏?”

  冯保眼皮一搭,有气无力道:“元辅莫要多疑,此前当值的几人随孟冲一并,被李贵妃罢除了,不过是照例填补罢了。”

  他一抬出李贵妃,高拱再是有气,也不能继续往这个方向说下去,只能怒道:“如此欺君大罪,岂是个区区小太监敢为,焉能没有人指使!?”

  内阁首辅与司礼监掌印,就这样在文华殿外对上,百官不由面面相觑。

  此时张居正突然开口道:“元辅,此事尚可再议,今日殿下视朝要紧。”

  高拱陡然一醒,这才惊觉太子与百官都顿足与文华殿外,不由恨恨地收敛了怒色。

  冯保见高拱泄了脾气,也是又不阴不阳来了一句:“是啊,元辅,殿下视朝,不容怠慢,此事我司礼监回去好好处置便是,也只盼元辅少出惊人之语,平白与人遐想。”

  他事情做得干净,放到哪里说都不怕,否则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给高拱使绊子。

  他既为司礼监掌印,这素有内相之称的一职,还真不怕跟内阁掰手腕。

  这态度令高拱再度大怒。

  朱翊钧看得津津有味,上辈子开大会明面上都是一团和气,现在这火药味十足的场景,倒是当真难得一见,让他忍不住看了个稀奇。

  眼见火候差不多了,他当即接过话茬:“元辅,大伴,容本宫说一句。”

  冯保当即住嘴。

  高拱还要争辩,竟是一点面子不给。

  朱翊钧见状,连忙接着说话,不敢给他插话的机会:“本宫德凉幼冲,才使有人欺我孤儿寡母,又误信了谗言,首当自省。”

  这是皇家常用的政治正确式谦辞,百官也是条件反射地跪倒一片。

  “臣等万死!”

  这幅情状,资历再老都得跟着跪。

  高拱也不好再多言,只能当即拜倒:“贼人无状,安敢归罪于殿下!”

  朱翊钧连忙将他扶起:“皇考还在时,经常跟我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本宫虽不是皇帝,但如今以嗣君的身份临朝,也应该责无旁贷。”

  百官再度拜倒。

  高仪更是觉得几日不见,这位嗣君的言辞谈吐,当真让他刮目相看。

  朱翊钧转而看向张居正,认真道:“张阁老方才说的在理,礼部议定的仪程事大,不好拖延。但,本宫刚刚已经答应给元辅一个交代,不如本宫拿个意思,快刀斩乱麻,如何?”

  张居正抿了抿嘴,目光迎了上去:“殿下君心独断,臣等恭听。”

  他拜下时双手拢在袖子里,不住地摩挲大拇指,思绪翻腾不止。

  朱翊钧点了点头,又看向冯保:“大伴之言,老成持重。文华殿此次换值,既是我母妃有旨,那就没什么好查的了,总有人目无君父,作出什么都不足为奇,拖出去,杖毙即可。”

  他一指那小太监,一时竟没人去动。

  等冯保暗中轻轻做了个手势,才立刻有太监上前将其嘴巴塞住,强行拖了下去。

  冯保见牺牲个小太监就结束了这番闹剧,心中哂然一笑,面上五体投地:“圣明无过殿下!”

  朱翊钧点了点头。

  高拱却是不依了:“殿下!”

  朱翊钧只觉得头疼,你急什么?

  他立刻打断,话锋一转道:“但,元辅说得也有道理!此人无君无父不足为奇,可却能混入文华殿当值,实在令我心中难安!”

  “大伴,司礼监是谁人提点各殿当差?”

  冯保眼皮一跳,正要开口。

  朱翊钧小手一挥:“不论是谁,把他撤了,我回去问过母妃再重拟人选。”

  当差听用一贯由司礼监提督太监负责,这可是有品级的内臣,必然是冯保心腹,这要是裁撤,足以让他心疼半天了。

  至于合适的人选,他隐隐有些打算,不过,还需要说服李贵妃,能借此安排些为他所用的人更好不过。

  冯保似有所争辩:“殿下……”

  高拱立刻将其打断:“合当如此!殿下英断,臣仰服!”

  他虽有不满意,却另有计较,眼下能出口郁气当然不会放过冯保。

  张居正也附和道:“圣明无过殿下!”

  冯保一滞。

  若是朱翊钧开口,他可以当做没听到。

  但此时却是朱翊钧与内阁共同的意志,他也无力反驳。

  只能抓紧了脚趾,对朱翊钧连连磕头:“圣明无过殿下!”

  高拱瞪了冯保一眼,心中暗自记下这一笔帐。

  朱翊钧见尘埃落定,也是深吸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事权即权势。

  借助内阁的势,让冯保低头,哪怕只是一名太监的人事权,对他来说,意义也不可谓不大。

  当真是,开了个好头。

  往后路还长着呢,朱翊钧心中冷笑一声,面上却不露破绽,只是请众人起身,结束了这段插曲。

  此事既然了结,他也不再耽搁。

  朝着礼仪官点了点头,缓步走向文华殿,头也不回道:“升朝吧。”

  诸礼仪官还沉浸在方才的好戏中。

  此时得了令,才恍然回过神,纷纷直起腰来。

  等朱翊钧踏入文华殿的一瞬,鸿胪寺官立刻唱喝:“请皇太子升文华殿。”

  朱翊钧昂首阔步,当即迈步踏入了文华殿。

  窸窸窣窣的声音不绝,乃四个小黄门抬着金晃晃的龙椅,小心翼翼放在了御案之上。

  又有两名执事官引导在朱翊钧身前,躬身道:“皇太子上殿升座。”

  话音一落,又侍卫配甲带刀,穿行分立,守在冲要位置,肃杀严峻。

  朱翊钧行至台阶前。

  一步一步往御案上走了上去,走得格外得慢。

  走的既是文华殿的石阶,也是走向大明朝权力的至高。

  他慢慢站在了御案之前,轻轻抚摸了一下龙椅的扶手。

  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缓缓坐了下来。

  啪!

  一顿鸣鞭之声响起。

  小黄门站在文华殿门口,放声唱道:“文武群臣入殿!依品列班!”

  朱翊钧睁开眼睛,俯视着文华殿,看着他此生难忘的一幕。

  只见群臣分列文武,鱼贯而入。

  革带佩绶,分列各班。

  梁冠罗裳的朝官熙熙攘攘,前方是绯袍大员领头,他的身后青绿次第。

  统统伏在文华殿内外,一路蔓延,直到视线尽头。

  殿后黄钟礼乐悠悠而响。

  当!当!当!

  殿内群众五拜三叩。

  异口同声,声震文华殿:“臣等,恭迎嗣君视朝!”

  眼中仅是朝臣,耳中却仿佛听到了整个大明天下,都在高呼着他的名讳。

  自汹涌不绝的黄河两岸,到黄沙漫天的西北大漠,从烟柳画桥的东南形胜,到难上青天的巴蜀险扼,恍惚中有千万人齐齐呼喊。

  朱翊钧端坐在龙椅之上,几乎分不清现实与虚幻,只觉神魂出窍。

  这,就是天下大位吗?

  这便是,东起朝鲜,西至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的大明朝,第十三任新君之身?

  真耶?幻耶?穿越耶?迷梦耶?

  石越耶?朱翊钧耶?

  终于,他止住了思绪,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缓缓开口:“众卿平身。”

  一口浊气吐出。

  飘飘然一句话,却骤然如同有千钧重担,压在了身上。

  是两京一十三省,是苍生黎庶,是大明天下!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他以后便是朱翊钧罢。

  这天下祸福,他统统受下了!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万历 第2章 母慈子孝,机心蕃茂 第3章 权柄操弄,大局为重 第4章 峥嵘初现,太子升殿 第5章 文华殿上,再行辞让 第6章 暗流涌动 第7章 孝事两宫 第8章 蛰伏待机,涓流以蓄 第9章 拿腔做势,箧书潜递 第10章 贪腐枉法,日讲太甲 第11章 蚍蜉戴盆,语出惊人 第12章 天下大弊,攘争名器 第13章 各有谋算,飞蛾赴焰 第14章 发个单章 第15章 虚空造牌,改往修来 vip 第16章 别宫星霜,外柔内刚 vip 第17章 软刀割心,堕溷飘茵 vip 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无恐 vip 第19章 俯首称臣,孤家寡人 vip 第20章 坊间传闻,异苔同岑 vip 第21章 积弊成病,勉从劝进 vip 第22章 事核言直,他山之石 vip 第23章 哀哀君父,汹汹子民 vip 第24章 如梦方醒,金杯共饮 vip 第25章 和衷共济,求同存异 vip 第26章 借题发挥,克爱克威 vip 第27章 蛛丝马迹,风雨将至 vip 第28章 根据槃互,大戏序幕 vip 第29章 日升月恒,居中平衡 vip 第30章 践祚之初,群然噪呼 vip 第31章 关于更新和追读 vip 第32章 擦拳磨掌,你来我往 vip 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发 vip 第34章 浑水摸鱼,搅动时局 vip 第35章 献替可否,无中生有 vip 第36章 循循善诱,半推半就 vip 第37章 疾风劲草,稳中向好 vip 第38章 铢称寸量,分廷相抗 vip 第39章 当轴处中,各显神通 vip 第40章 扑朔蹊跷,作浪兴涛 vip 第41章 粉墨登场,豁然开朗 vip 第42章 追根究底,杀心自起 vip 第43章 矙瑕伺隙,肆行无忌 vip 第44章 金石之交,分道扬镳 vip 第45章 暗伏惊雷,舍我其谁 vip 第46章 杀人试锋,白虹贯空 vip 第47章 夤夜闯宫,袒心剖胸 vip 第48章 赦赏天下,云行雨洽 vip 第49章 黯然失色,运筹画策 vip 第50章 截镫留鞭,如日中天 vip 第51章 三江感言&下周三上架 vip 第52章 南来北往,诈以邀赏 vip 第53章 布帆无恙,万人空巷 vip 第54章 君臣相见,殊深轸念 vip 第55章 有条不紊,心服首肯 vip 第56章 炊金爨玉,殚精竭虑 vip 第57章 投石问路,疑团满腹 vip 第58章 应然归圣,实然归朕 vip 第59章 惊雷炸响,摩拳擦掌 vip 第60章 稔恶盈贯,记录在案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