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供销社
A+ A-

  现在有了牛车作为运输工具,林正阳就可以做更多的米糕了。

  所以第二天他直接用100斤大米做了150多斤的米糕,他想着,水泥厂门口应该消化不了这么多,肯定卖不完,而他可以先到医院门口去卖一部分。

  昨天他在医院门口观察了一下,人流量还挺多的,而且也没有人摆摊,大概是因为医院在县城中心,没有人有胆子在那里摆摊。

  不过他林正阳可不怕,如果不是他现在只能卖米糕,要是他有能进水果的渠道,立刻就转到医院门口卖水果去。

  可惜这个年代还有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大部分农产品的都销售给了国家进行统销,水果这类的经济作物种植本来种植的就少,大批量要卖也是卖给供销社。

  鸣山县农业种植的经济作物大都是甘蔗和木薯,这两样作物里,甘蔗是卖给糖厂,木薯卖给淀粉厂,售卖都是按吨卖,才十几元一吨。

  他们鸣山县农民的收入都是通过种植这两样农作物,所以地多收入就多。

  水果这类的经济作物,在他们县还没有大规模种植,也就是在家里院子种上的一两棵果树而已,想要做水果买卖很难。

  早上10点,林正阳带着150斤米糕先去了医院门口摆摊,没有想短短一个半小时,就卖出去五十斤,大都是过来看病人时买的。

  米糕这类食物还真适合病人食用。

  在医院稍微买了一段时间后就离开了,赶在十二点前到水泥厂门口摆摊继续开卖。

  生意火爆,大概是经过昨天一晚的发酵,来买米糕的工人很多,100斤米糕很快就买完了。

  半天的时间,林正阳今天做的150斤米糕全部卖完,收到了40多块钱和一些粮票。

  在牛车上数着毛票的林正阳是掩盖不住的喜悦,把钱数了又数。

  驾着牛车林正阳来到了县城的供销社,他今天要买的东西有点多。

  粮所就在供销社边上,不需要他跑太远,他就就随便问一问米价是多少。

  他不能总是用老丈人家的米,两千斤说是很多,可是一大家子十几口人的粮食,是要吃到今年六月份。

  所以他往后米糕的大米要自己在外面购买。

  今天先在粮所买,他已经在粮所门口跟晃荡着的票贩子换好了粮票,后面可以在村里跟村民们买,这样便宜很多,也不用换成粮票了。

  然后他还需要买一些白糖和红糖,花生不论是他家还是老丈人家都有很多,不需要买。

  买完米后,他先是在供销社卖完糖,然后问了供销社的售货员现在社里有的货物,了解到正好有一些葡萄干,想着可以加进米糕里,于是花大价钱买上一斤。

  最后他买了三斤猪肉,还有一包大白兔奶糖。

  肉票也是跟票贩子换的,提了二成的价才换到。

  离开供销社后,林正阳又去了一趟黑市询问有没有旧三轮自行车。

  结果很失望,并没有。

  就在林正阳准备失望而归的时候,他灵机一动,问他们可不可以帮着把两轮自行车改造一下。

  就是找人用钢管焊出一个装载的架子来,可以拆卸安装在两轮自行车右边,承载两三百斤问题应该不大。

  改造出来的样子就像挎斗摩托车。

  林正阳还把样式画了出来,询问能不能帮着找人做,毕竟他们有人脉。

  黑市的人看了图纸后,说他们可以帮着做,报价是不带自行车只做车斗架子二十块钱。

  林正阳思考了一下,还是向他们下单了。

  二十块钱确实有点贵,但牛车只有四天可用,他需要赶快搞定交通工具,贵是贵了点,让他们帮着做可以省些麻烦。

  于是林正阳交了三块钱定金后,告知两天后就可以来拿。

  ……

  林正阳回到上饶村已经是下午四点多。

  在院子里停好牛车,把牛拴到牲畜棚,然后给牛喂一些草料。

  随后,才把牛车上采购回来的东西一一搬到屋里。

  回来的时候林正阳就决定晚上好好整几个菜,然后给老丈人丈母娘以及几个大舅哥们,嫂子们做一顿饭。

  对于老丈人一家,林正阳现在是打心眼里感激。

  所以他这才买了肉,用来感谢老丈人他们,奶糖是给小孩子们的。

  家里只有媳妇李素华在,正在房间补衣服,见丈夫回来,脸上笑得特别灿烂。

  “今天卖得怎么样?”

  “全部卖完了,除了粮所买明天的米,也在供销社买了一些东西,三块钱车斗架的定金,你帮我数数还有多少?”说着林正阳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拿给李素华数。

  “另外我买了三斤猪肉,今晚给阿爸阿妈他们打打牙祭,毕竟这些天都在家里吃住,摆摊的事还帮了很大的忙,所以想感谢一下。”

  李素华撇着嘴,埋怨他花钱大手大脚。

  林正阳看在眼里,安慰道:“能花才能赚,再说也花不了多少,如果不是现在只能卖米糕,我还能更挣钱。”

  “好了,我去做饭,阿爸他们快下工了。”

  回到厨房,林正阳计算着一家人的量,近二十人,可不是轻松的活儿。

  院子里种有蔬菜,厨房里还有一些之前收获的芋头,可以让林正阳做一顿好的。

  再说农村人吃饭没有那么多讲究,不用整个十个八个菜这么丰盛的,简单一些就行。

  他打算把买的三斤猪肉做扣肉,配着芋头,做芋头扣肉。

  扣肉作为华南地区的特色美食是深受当地人民欢迎的,是酒席必备菜品。

  可惜家里的调味料有些少,只有生抽,所以他只能多放一些姜蒜和大葱,去腥调味。

  其他的菜是炒一些时令蔬菜,像红薯叶和油菜,就是些常见的蔬菜。

  主菜芋头扣肉,配菜是炒蔬菜和萝卜咸菜,应该可以满足一顿晚餐了。

  既然有了决定,林正阳开始动手,先把肉冷水下锅焯去血水,再把肉捞出来,放油炸猪皮,接着把肉切片等着上锅蒸。

  整个过程林正阳展现了和之前不一样的面貌,做菜过程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如果让李素华看到林正阳下厨的过程,一定吓一跳,她可是知道丈夫就会简单炒个青菜而已,现在竟然会做芋头扣肉了。

  切好的肉片暂时放到一边,把芋头切片后放入油锅炸熟,捞出来跟肉片叠在一起装进碗里,浇上调料后开始上锅蒸。

  蒸上一个小时后就可以出锅了。

  在等待蒸肉的这段时间,丈母娘领着孩子们从外面回来了。

  张桂芝看到女婿在厨房忙碌着,有些疑惑。

  “阿妈,我买了肉,今晚晚饭我来做。”林正阳看到丈母娘回来后说道。

  然后林正阳把昨天在家里拿的大米钱递给丈母娘,一共10块钱。

  张桂芝拿好钱后,在门口看了一会儿,看到女婿手脚麻利,不太像会搞砸的样子,就放心了。

  李海军的大儿子李志岗和小儿子李志民对姑丈下厨特别好奇,守在厨房门口盯着看。

  “去找你们小姑,她那里有大白兔奶糖,去吧,一人拿两颗,不能抢弟弟妹妹的。”

  林正阳微笑着对孩子们说道。

  两个孩子听到有大白兔奶糖,立刻撒开了腿跑去找糖了。

  一直在厨房折腾到下午六点,饭菜已经准备做好。

  这时,院子外突然传来说话声音,一听就知道是老丈人他们回来了。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