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太孙之位当允炆殿下莫属
A+ A-

  太子朱标的灵柩存放在仁智殿,按照礼法惯例,自吊唁之日起,由诸多高僧诵经七七四十九天后,才会下葬。

  当然防腐的问题不用担心,古代的防腐技术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在皇室这一块。

  哪怕到了后世,古代的防腐技术对于后世也有着很大的启示,甚至一些流传下去的手法,自朱英穿越前,还在沿用。

  大明中后期皇帝尸身,甚至能放三个月而不腐。

  太子是七七四十九天,皇帝则是九九八十一天。

  这其中也是有着按照礼法的严苛规定。

  至于为什么要存放这么久的时间。

  主要便是通传天下,尤其古代信息传播缓慢的因素,可能皇帝驾崩,或者太子薨去后。

  至少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在整个大明传播开来。

  如果像普通百姓一样,七天就下葬,一则众多皇室子孙赶不及吊唁。

  二则大明臣民,或者一些偏远地区的官府,连大明的储君都薨了还不知道。

  岂不是要闹出笑话来。

  皇帝亦是如此。

  礼法中间的很多规定,虽然看似有些繁琐和严苛,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结构所影响的。

  在空冷冰寂的殡宫里,朱允炆双目哀伤,整个人似乎六神无主一般。

  当然,这是真的,并不是说他在演戏,而是对于父亲朱标的死,的确很是伤心。

  朱标有两任妻子。

  第一任为常氏,常遇春长女。

  大明讲究个门当户对,太子的正妻自然家室也要显贵才行。

  不过常氏在生完朱允熥后,便因为难产后遗症,病薨。

  吕氏,早前是太子次妃,小族出身。

  作为小族出身的吕氏,之所以能够被选为太子次妃,自然是因为长相极为貌美。

  在和吕氏对比起来,常氏在长相上,显然就要差上许多了。

  朱标对于正妻,自然是相敬如宾,对于次妃吕氏,则是宠爱有加。

  常氏病薨后,朱标便请求父皇朱元璋,直接定吕氏为继妻。

  子以母贵,本来是庶子的朱允炆,自然也是成了嫡子。

  嫡不降庶,因此常氏所生及吕氏所生,皆为嫡子。

  嫡长孙朱雄英薨后,朱允炆便成了嫡孙之长。

  至于朱允熥,日子却是不太好过。

  生下来母妃就病薨,打小就没了亲娘,由吕氏代为抚养。太子朱标对其也是比较简单,谈不上厌恶,也谈不上喜爱。

  至于嫡长孙朱雄英薨前,则是一直由马皇后和朱元璋亲自抚养,哪怕太子朱标和太子妃常氏,都是只能过去看看。

  自断奶后,便是一直和马皇后,朱元璋共同居住长大。

  朱标性格相对于偏儒家,讲究仁慈宽厚,这也跟朱元璋的教导有关,因为他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

  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不像他一般,当个马上皇帝,而是安心治理国家。

  朱允炆在这一方面,和父亲朱标极为想象,且朱允炆的长相和母亲吕氏极为相像,很是得朱标喜欢。

  如此一来,朱允熥的情况,就很是尴尬了。

  身为皇孙,只不过缺了些宠爱罢了,锦衣玉食自不会少。

  不过这等环境,尤其是在嫡长孙朱雄英薨后,朱允炆为长孙的情况下,唯一能够威胁朱允炆日后位置的,便只有朱允熥了。

  因为在法理上,朱允熥作为早前嫡子,哪怕朱允炆扶为嫡子后,两人对于皇位的继承权,是没有先后区分的。

  吕氏在照顾朱允熥的时候,难免就要多些心思。

  把一个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材很难,养成废物却是极为容易。

  虽然不是很彻底,但已然不被朱元璋所喜爱了。

  现在太子薨,似乎吕氏,便成了笑到最后的赢家。

  ..........

  “道衍兄,你这假和尚,倒是几年不见,胖了不少,想必跟着燕王的日子过得舒坦。”

  某庭院,在姚广孝的对面,一位儒家打扮的中年,笑着对其说道。

  “我哪里比得上子澄老弟,终究只是空门中虚度光阴罢了。”

  姚广孝笑着回道,对于黄子澄,也不自称贫僧了。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与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

  其中曾跟随过黄子澄之师宋濂学习过一段时间,虽未入儒家,却也是执弟子礼,和黄子澄勉强算是同门。

  黄子澄为瀚林学士,伴读东宫,一直便是朱允炆的老师,关系莫逆。

  微微一番寒暄过后,姚广孝却是起身作揖道:“看来我要祝子澄老弟平步青云了。”

  黄子澄微微一惊,顿时说道:“道衍兄这是何意。”

  姚广孝佯怒道:“好呀,子澄老弟这点事情都要瞒着我。”

  说完后,又悄悄的看了一下四周,附耳低声道:“太子薨去,国不可一日无储君,据说允炆殿下甚是得陛下喜爱,我看不日便会立为太孙。”

  黄子澄听闻后,不由得退后一步,低声道:“道衍兄,此话可不能乱说,当心祸从口出。”

  姚广孝一脸不在意的说道:“我大明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

  “允炆殿下也算不得年幼了,现又常日陪伴陛下身边,不立允炆殿下为太孙,还能立谁。”

  黄子澄微微停顿后,脸上却是绽放出笑意,有些得意的说道:“果然还是道衍兄看得透彻,只是如今陛下尚未定夺,一切都还未可知呢。”

  “早晚的事情,目前看来,也没谁能和允炆殿下相比了。”姚广孝肯定的说道。

  黄子澄闻言,也没有再次回答,不过对于姚广孝的话,显然很是认可,也比较自信。

  目前陛下的选择,只有两种,要么就是从皇子里选,要么就是从皇孙里选。

  皇子,按继承顺序,自然是二子秦王朱樉。

  皇孙,则是朱允熥和朱允炆两人。

  秦王朱樉基本上不可能,自去年被召回京师,没被废掉藩王的位置就算不错了,陛下如何都不会定他。

  当然也能以德行不符废了秦王,改立晋王朱棡。

  不过朱棡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却是过于残暴,名声不佳。

  虽得朱元璋的喜爱,却不是立为太子的优秀人选。

  朱棣倒是不错,名声军功皆有。

  只不过排得太靠后了。

  前面还有两个哥哥在呢,怎么算都轮不到朱棣继位,虽然朱棣对于自己感觉很有竞争力。

  所以这般算下来,其实朱元璋根本没有什么选择可言。

  太孙之位,当朱允炆莫属。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八百里加急 第2章 姚广孝狂喜 第3章 朱棣暗子 第4章 眼力 第5章 京师之行 第6章 身世之谜 第7章 孤独的朱重八 第8章 太孙之位当允炆殿下莫属 第9章 朱棣不安 第10章 姚广孝的安排 第11章 轰动京师 第12章 霸气朱元璋 第13章 北镇抚司小旗官 第14章 朱元璋的思念 第15章 这,绝不可能 vip 第16章 朱英画像 vip 第17章 朱棣密谋 vip 第18章 车船店脚牙 vip 第19章 蒋瓛的坚持 vip 第20章 激动的朱元璋 vip 第21章 爷孙俩的第一次见面 vip 第22章 朱元璋不信 vip 第23章 朱元璋的智慧 vip 第24章 调查,暗手 vip 第25章 风中凌乱朱允炆 vip 第26章 朱英身世的漏洞 vip 第27章 姚广孝的安排 vip 第28章 怎么就当真了呢 vip 第29章 朱英的防备 vip 第30章 我命休矣 vip 第31章 日月同辉 vip 第32章 朱元璋灵机一动 vip 第33章 朱高炽的小心思 vip 第34章 挖墓 vip 第35章 就地格杀 vip 第36章 朱雄英的弟弟妹妹 vip 第37章 回忆 vip 第38章 对策 vip 第39章 朱英的锦囊妙计 vip 第40章 至死方休 vip 第41章 石见银山 vip 第42章 朱元璋的精明 vip 第43章 谋取安南 vip 第44章 暴躁老哥朱棡 vip 第45章 父王不要慌 vip 第46章 为父真的很慌 vip 第47章 友好的朱棡 vip 第48章 准备跑路的朱英 vip 第49章 忠诚,信仰 vip 第50章 法外狂徒张三 vip 第51章 朱元璋有点慌 vip 第52章 给咱生个重孙子 vip 第53章 地下暗河 vip 第54章 敢为东家效死 vip 第55章 朱元璋的发现 vip 第56章 别吓我啊 vip 第57章 朱英的底子 vip 第58章 咱的玉佩呢 vip 第59章 中场休息 vip 第60章 绝对是亲大侄子 vip